English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取得新突破

2000-08-30 来源:光明日报 通讯员 张海东 记者 夏 斐 我有话说

本报武汉8月29日电由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研究与利用”、“红莲型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研究与利用”和“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应用”,28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鉴定验收。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成为我国突破水稻种质资源单一模式的新型优质杂交稻。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研究所朱英国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开辟杂交水稻的多质源、优质、多抗和高产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1984年首次在鄂西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株,1987年育成农家品种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获得杂交水稻新的细胞质类型,后转育成马协型不育系武金2A、武金3A,两种不育系制种亩产量高达350公斤,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经大量配组和筛选选育出的红莲型和马协型杂交稻,已实现早、中、晚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组合配套,在华南和长江流域累计生产推广2000万亩,增产10%以上,突出表现为早熟、米质优、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目前,广东、安徽、湖北、江西、四川、陕西等地区生产部门纷纷向课题组订购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稻种子。该课题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遗传学细胞学技术对野败型、红莲型和马协型育性恢复性遗传和红莲型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及其雄性不育机理开展系统研究,阐明了野败型、马协型和红莲型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性的遗传关系,三种胞质不育类型具有不同的败育特点和育性恢复关系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差异和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差异及其发育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红莲型、马协型均为与野败型不同的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武汉大学开展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红莲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马协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红莲型、马协型不育系是我国培育成功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种质资源,将改变我国杂交水稻种质资源的野败型单一模式,对我国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